万宁: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夯实基层医疗基础——万宁市乡村医生服务能力调研报告--工作动态 -- 万宁市人民政府

万宁: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夯实基层医疗基础——万宁市乡村医生服务能力调研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21-07-09 18:00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小   中   大

    为了解万宁市乡村医生服务能力发展现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保证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层医疗基础,万宁调查队于5月14-17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万宁市22名乡村医生开展抽样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万宁市乡村医生以男性为主,学历普遍不高,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较弱,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培训少成为制约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从性别来看,村医以男性为主,男性村医19人,占比86.4%;仅3人为女性,占比13.6%。

从年龄来看,村医的年龄普遍偏大,30-39岁2人,占比9.1%;40-49岁13人,占比59.1%;50-59岁6人,占比27.3%;60岁以上1人,占比4.5%。

从学历来看,村医学历不高,半数以上村医仅具有中专学历,没有村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万宁市村医缺乏高层次人才。54.5%具有中专学历,40.9%具有大专学历,仅有4.5%的村医具有本科学历。

从工作年限来看,村医普遍从医年限比较长,从业经验相对丰富。4.5%从医5-10年,36.4%从医11-20年,31.8%从医21-30年,27.3%从医30年以上。

从职业资格看,63.6%持有乡村医生上岗证,36.4%的村医有助理医师职业资格,没有村医持有职业医师资格。虽然持有乡村医生上岗证已经具备了村医的职业资格,但此类村医仅可以在所限辖区内开展全科医疗,不能到负责区域外从事诊疗活动,从个人发展的长远来讲,此类村医竞争力远低于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职业发展相对有限。

村医卫生所负责区域人口多,日均接诊人次数多,工作时间长。所在卫生室负责人口501-1000人占比54.5%;1001-2000人占比18.2%;2000人以上占比59.1%。日均接诊人次数10人次以下占比54.5%;10-20人占比27.3%;21-30人占比18.2%。八成以上的村医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上,其中59.1%的村医工作时长在10小时以上;18.2%的村医工作10小时;9.1%的村医工作9小时。工作8小时及以下的村医仅占比13.6%。

二、村医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双困局”

(一)待遇和保障“困局”。

1.村医月收入普遍较低,收入满意度低,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乡村医生日均工作时间长,负责村域人口多,高强度工作下,收入现状令人堪忧。八成以上村医月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占比高达86.4%;收入3000-5000元占比9.1%;收入5001-8000仅占比4.5%。收入满意度方面,45.5%的村医对收入非常不满意;40.9%的村医对收入表示比较不满意;9.1%的村医感觉收入一般;只有4.5%的村医对目前的收入感觉非常满意。

2.村医“身份”不被承认,上级主管部门没有为村医缴纳“五险”。被调查的所有村医均表示,在身份和待遇上没有和乡镇医院的医生一样纳入编制管理,村医身份没有保障,没有基本工资保障,收入不固定,严重影响村医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调研中100%的村医反映上级部门没有为村医购买任何保险,村医普遍年龄偏大,没有养老保险的等保障,使村医有“退休之忧”。

3.公卫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加剧村医发展窘境。调查显示,31.8%的村医每月没有领取到任何的补助;13.6%的村医每月领取50元以下的补助;22.7%的村医每月领取50-100元补助;31.8%的村医没有领取100元以上的补助。据了解,根据国家卫健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要求,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为74元,在调查中,村医均表示每月收到的补贴金额不等,也没有做到定期、公开、透明发放,甚至有些村医一年下来根本没有收到此类补助,在公卫补贴发放政策没有落实落细,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村医执业的积极性,使村医发展缺乏内生动力。

4.村医没有医疗风险基金,诊疗风险大,合法权益难保障。调查中,77.3%的村医明确表示没有购买医疗风险基金;22.7%的村医表示不清楚自己有没有购买医疗风险基金,甚至表示不了解医疗风险基金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在发生诊疗纠纷时,医疗风险基金如何降低诊疗风险隐患。

(二)诊疗服务能力“困局”。

1.村医提供医疗服务只限于简单、基础性操作,急求诊疗知识匮乏。调查中,86.4%可以进行血糖监测,81.8%可以给患者生活方式指导和进行尿糖病知识宣教,63.6%可以售卖药品,77.3%可以诊疗与转诊,63.6%可以提供用药指导和日常护理,36.4%可以进行并发症治疗,还有36.6%的村医可以独立给予传染病防止的宣传指导服务。同时,95.5%的村医可以打针输液,90.9%的村医可以给患者提供吸氧服务,81.8%的村医可以进行心肺复苏,22.7%的村医可以进行骨折复位,只有13.6%的村医可以进行心脏出颤的抢救工作。调研中有村医反映,自己的急救知识严重匮乏,在遇到急性心脏病患者需要紧急求助时,可能会束手无策,给自己的从医生涯带来遗憾。

2.绝大多数村医只能完成基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重大疾病无法诊断和治疗,必须进行转诊安排,而在转诊中就可能为患者带来风险。

在诊断疾病方面: 100.0%的村医可以诊断慢性疾病;90.9%的村医可以诊断消化系统疾病;81.8%的村医可以诊断皮肤疾病;分别有54.5%的村医可以诊断精神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分别有50.0%的村医可以诊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有27.3%的村医可以诊断神经系统疾病;仅有13.6%的村医可以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在治疗疾病方面:受医疗设备、条件和自身掌握诊疗技术的制约,村医只可以完成简单基础的诊疗操作。95.5%的村医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90.9%的村医可以治疗慢性疾病;77.3%的村医可以治疗皮肤疾病;分别有36.4%的村医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7.3%的村医可以治疗内分泌疾病;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村医分别占比22.7%、22.7%和13.6%。被调查村医中没有村医可以治疗血液系统疾病。

3.村医专业学习培训不足,上级组织培训更多完成的是国家要求的“规定动作”,没有针对基层村医的工作实际和海南农村患者的特点安排培训内容,让村医医生医疗能力方面显得“有心无力”。调查显示:可接触到的专业学习资源不足占比81.8%;学习内容与日常诊疗工作范围差异较大占比27.3%;专业基础薄弱,学习难度较高占比40.9%;实践操作类培训太少占比 54.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培训缺失占比31.8%;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占比22.7%。

三、提升村医服务能力,化解“困局”的几点意见

(一)解决村医“养老”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通过职业考试、实地测评等多维度考核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将工作业绩突出、诊疗技术精湛的村医纳入编制管理,或者通过职称等级的管理方式确定村医的基本工资额,为村医缴纳“五险一金”,让村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增强村医的职业认同感,让村医在基层安心工作、安心“养老”,切实提高村医队伍的稳定性。

(二)降低村医诊疗风险。针对调研中村医没有购买医疗风险基金和对风险基金不清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为村医购买医疗风险基金,降低村医的诊疗风险,在村医出现医疗事故时减轻村医的赔偿负担,保障村医的合法权益。

(三)按时、公开、透明发放公卫补贴。按季度或者半年度,通过政府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公卫补贴的发放标准和发放明细,补贴发放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四)全面开展村医服务能力培训。除完成国家规定的培训内容外,在培训之前充分听取基层诊疗的实际需求。调研发现,77.3%的村医希望培训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分别占比63.6%的村医希望培训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和安全合理用药常识;45.5%希望学习中医中药知识以及适宜技术,在今后的诊疗中更好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手段;40.9%的村医希望培训急诊急救知识及技能,提高自身急求能力;分别有27.3%、 13.6%、18.2%的村医希望通过培训学习预防接种知识、妇幼保健基本常识和计算机信息应用技能。

多形式进行村医培训。81.8%的村医表示希望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职业技能;72.7%的村医希望课堂现场授课;45.5%希望课堂与网络结合授课;36.4%希望通过网络视频授课,采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仅有18.2%的村医表示希望自学培训。


(撰稿人:常晓丹)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办单位:万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224616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60010   琼公安备46900602000128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