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共治 | 万宁市山根镇:攻克砂质岸线整改“巨难”,把海防林冲出“大豁口”的污水被治住了--媒体看万宁 -- 万宁市人民政府

六水共治 | 万宁市山根镇:攻克砂质岸线整改“巨难”,把海防林冲出“大豁口”的污水被治住了

来源: 发布日期:2023-09-05 09:35 分享到:
微信
X
【字体: 小   中   大

8月31日,历时两月攻坚克难,万宁市山根镇第717处砂质岸线违法图斑完成整改,这处由养殖废水把海防林冲出一个大豁口,经年累月形成一条“河床”的顽固点位,终于还滩于自然。


8月29日,记者在山根镇大石岭村环岛旅游公路旁边看到,这个名为“大石岭村二号排污口”的图斑点位,就位于环岛旅游公路一处桥底,由于经年累月的污水冲刷,海防林在这里被冲断了一个百米宽左右的“大豁口”,并形成了一条数百米“河床”,污水形成黑流,穿过沙滩,流向大海。


“大石岭村二号排污口”整治现场      记者张惠宁 摄


“不明情况的人,乍一看,会认为这是一条流向大海的自然河流,其实是大石岭村海水养殖户排出的污水冲坏了海防林和沙滩的生态环境。这是山根镇砂质海岸线违法图斑整治中最艰难的点位。”山根镇常务副镇长李启运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据山根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解释,这处砂质岸线违法图斑整改为什么“巨难”,首当其冲的难度是这处排污口涉及海水养殖面积200亩左右、养殖户37户,涉及户数多、排污量大,整改施工养殖户据估算需要承担300多万元,花费大,且养殖户养殖面积有大小、租期有长短,如何收费是难题。


排污管被封入到水泥沟里再深埋排放       记者张惠宁 摄


据了解,万宁山根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发展海水养殖产业,海边四个村的村民从最初养虾发展到养东星斑、东风螺,历时数十年,逐渐形成了1700亩的海水养殖面积,发展成为万宁市主要的海水养殖区。从养殖东星斑开始,山根镇海水养殖产业就开始盖棚砌池来养殖,形成一个个比较简陋的海边养殖“工厂”,发展海水养殖,要拉管穿过海防林和沙滩去取海水,要排污,要建电机房、电泵等配套设施,多年来,养殖工厂的配套设施遍布在山根镇的海防林和沙滩上,村民腰包鼓了,但这片海的砂质岸线的生态风貌也被破坏了。


“2022年反馈到山根镇的砂质岸线违法图斑有717个,占全万宁市1353个砂质岸线违法图斑的53%。”李启运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据介绍,山根镇砂质岸线717个违法图斑,其中取水井544个、取水管78处、排污口29条、养殖配套设施49个,房(棚)构建筑物9宗、养殖厂2处,垃圾6处。


山根镇制定了违规占用砂质岸线问题分类处置方案,压实责任、分类处置、先易后难,所有图斑明确责任人跟踪落实,建立“驻村领导、责任领导、责任人、养殖户和网格员”每个环节监督推进落实整改。


整治现场。这里将种上树,还海防林原貌         记者张惠宁摄


“砂质岸线整改,遇到的第二个难处是要与海浪斗。”山根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村里的养殖户也配合做生态环境的整改工作,比如养殖户自己接管埋入沙中,排放到海口,但是四季潮涨潮落不同,水管当时接入海里,季节变化潮退又露出来成为图斑;或者就是水管接入海里之后,被海水冲刷折断。”


8月29日在大石岭村二号排污口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把一节节半人高的排污管相连接,再接入一个转换池中,在转换池的下方,这些排污管将被封在一个四方水泥通道里,深埋入沙,再排入海水最低潮位。“用水泥把管封住,是养殖户探索出来的一个经验。是希望能扛得住海浪的冲刷。我们尽力整合管道,集中建设排污、集中排放。”山根镇党委书记陈江说。


从8月28日到8月31日,在山根镇大石岭村的砂质岸线上,十几台挖机在同时挖沙作业,山根镇最后的砂质岸线图斑——第717处图斑完成整改,这处存在了20多年的“大石岭二号排污口”成为了历史,一举推进了万宁市砂质岸线整改工作。


这里将种上树,还海防林原貌。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



声明:部分素材或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办单位:万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224616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60010   琼公安备46900602000128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