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万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市经济保持平稳态势,万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四大项收入增长势头全面回落问题需重点关注。
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万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下简称农村居民收入)为1353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86元,同比增长5.3%。从收入结构看,上半年农村居民四大项收入呈现全面增长态势,其中:财产净收入增幅最大,增长7.2%;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分别增长5.7%、5.5%;经营净收入增幅最小,增长4.9%(见表1)。
表1 2025上半年万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构成
指 标 名 称 | 2025年 (元) | 2024年 (元) | 增加额(元) | 增幅(%) | 占比 (%) | 贡献率(%) |
可支配收入 | 13536 | 12850 | 686 | 5.3 | 100.0 | 100.0 |
工资性收入 | 4451 | 4210 | 241 | 5.7 | 32.9 | 35.1 |
经营净收入 | 6118 | 5832 | 286 | 4.9 | 45.2 | 41.7 |
财产净收入 | 357 | 333 | 24 | 7.2 | 2.6 | 3.5 |
转移净收入 | 2610 | 2475 | 135 | 5.5 | 19.3 | 19.7 |
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一)工资性收入是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
2025年上半年,万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445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1元,同比增长5.7%,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为32.9%,对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35.1%。主要有利因素为:一是持续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据万宁市就业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新增转移劳动力2716人,通过保洁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360人,发放岗位补贴614.8万元。2024年12月-2025年5月,稳岗就业补贴发放总额为319.0188万元,去年同期没有发放该项补贴。二是乡村振兴政策惠民,“以工代赈”保增收。据万宁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冬修水利、乡村环境整治等农村雇工发放工资金额为1681.815万元,同比提高了0.13%。三是教师、公务员、事业编单位职工增资政策落地见效,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
(二)经营净收入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
2025年上半年,万宁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611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6元,同比增长4.9%,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为45.2%,对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41.7%。主要有利因素为:一是主要农产品价好量增,是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保持增长的基石。如菠萝、西瓜、瓜菜等农产品整体价格和销量较好,有效带动一产增收。二是主要畜禽产品出栏量上涨,为一产增收助力。据万宁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2025年5月,生猪出栏量为15.6653万头,同比增长3.01%;牛出栏量为1.701万头,同比增长13.45%。三是通过淘宝、天猫、抖音等平台,对接合作社及农户进行农产品线上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万宁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万宁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198.4万元,“冬交会”线上成交额335.9万元。四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为经营性净收入带来新活力。万宁大力推动斑兰叶精深加工产业加速发展,斑兰叶消费市场需求增长,有利激发农户种植积极性。如斑兰叶种植示范基地桥北村斑兰种植面积达到2200亩,全村455户几乎家家种植斑兰。
(三)转移净收入是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5年上半年,万宁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261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5元,同比增长5.5%,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为19.3%,对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19.7%。主要有利因素为:一是社会保障持续加强,政策执行到位。农村低保补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等补贴标准提高,退休人员退休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保障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二是农业相关补贴发放及时。万宁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农机购置补贴发放总额为98.54万元,同比增长284.32%。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101.01万元,同比增长93.9%。
(四)财产净收入是收入增长的新生动力
2025年上半年,万宁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35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元,同比增长7.2%,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为2.6%,对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3.5%。主要有利因素为:一是农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村集体产业发展动能,进而提高农户集体分红。如今年3月4日举行的万宁千亩斑兰叶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首期分红大会,分红涉及7个镇村,分红金额超120万元,刷新了万宁市乃至全省斑兰叶联农带农和增收致富新记录。二是特色产业发展盘活土地流转,农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益增加。斑兰叶、广地龙、咖啡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种植用地需求显著增加,刺激农村土地流转,如目前万宁斑兰种植面积已达到7000亩。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四大项收入增长势头全面回落
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四大项收入增速同比全面下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下降2.7、0.7、6.8、2.6个百分点。制约因素有:一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下滑影响农村居民增收。万宁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2025年5月,百香果、豆角、荔枝出售均价分别为7.02元/斤、2.13元/斤、9.96元/斤,同比分别下降39.48%、21.11%、10.51%。二是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较高,带动农村居民增收劲头不足。滨海度假产品高度雷同导致游客体验单一,停留时间短,消费低,为本地带来经济效益未达预期。三是消费市场增长放缓,消费券等短期刺激政策效果有限,消费需求疲软导致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岗位收入增长受阻。万宁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78亿元,同比仅增长0.3%。
(二)种植户农产品申税意识薄弱成产品销售的阻路石
走访调查了解到,根据国家惠农免税政策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税法允许收购企业凭特定的扣税凭证,按照计算扣除法抵扣一部分进项税额,可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因此,种植户主动申税对企业收购至关重要,企业为降低收购成本往往不愿意向缺少申税发票的小规模种植户、散户收购。小规模种植户、散户对税法规定和自身纳税义务认识模糊,申报纳税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证明材料,怕麻烦且认为没有必要。申税意识的薄弱将阻碍农产品销往大型企业,对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不利。
四、意见建议
(一)深挖特色品牌打造,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标识,突出万宁产地优势、生态养殖理念等,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二是强化规划引导,开发多元化旅游资源。将“冲浪胜地”“咖啡文化”“侨乡风情”等统一规划,增强旅游产品原真性和丰富度。三是升级旅游度假区业态,策划文化主题夜市、灯光秀、海边音乐会等,打造沉浸式夜经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充分利用军坡、赛龙舟、三月三等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大型集市活动,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活力。
(二)多方协同发力,提升农村申税意识
一是精准宣传免税政策,将复杂的税法条文、免税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方式进行宣传,如制作简易图文、短视频等宣传材料,重点培训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村两委干部等关键人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优化申报流程和操作,开发更加简便的申报APP,尽可能减少填报内容和证明材料要求。在乡镇、村委会设立税务服务代办点或配备自助服务终端,提高简单代办服务功能。三是探索出台正向激励和信用引导机制,对长期合规申报、信用良好的种植户,在贷款申请、农业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与优先便利,提升申税荣誉感和获得感。
撰稿人:刘珊珊
核稿人:叶泊伶
审批人:符新琳
版权所有©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办单位:万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222955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60010 琼公安备469006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