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优”营商环境,“赢”发展未来
索引号:xzspfwj/2025-00035 分 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文机关: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成文日期:2025年01月16日 文 号:无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6日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优”营商环境,“赢”发展未来
万宁市荣获第十届绿色发展论坛“2024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创新创优”奖,在2025年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万宁市从全国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被授予“2024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县(市)”......2024年以来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走在前、开新局”,从提升营商环境整体水平、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持续优化企业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发力,通过数智赋能,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精准施策、闭环管理,打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创新推出的“信用+”系列准营便利化改革、“审管法信”一体联动制度”等多个全省领先的标志性改革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以及省级奖彰,并作为优秀典型案例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复制,充分彰显了营商环境的扎实进步,为万宁市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信用领航,筑牢营商基石。2024年以来,万宁市向省自由贸易港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各类信用数据285579条,进一步精准了信用画像,为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信用参考;累计办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修复100件,成功修复信用62件,帮助企业重塑市场形象、重获市场认可;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得分高达82.38分,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跃升至第66位,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2024年7月29日,在第一批推行“信用+免审”改革事项的基础上,印发《万宁市推行“信用+免审”政务服务事项(2024版)》将改革事项扩大到121项,其中无失信免审政务服务事项由20项调整为90项,诚信守法较高级免审政务服务事项由84项调整为31项,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准入便利度,1.2万多个市场主体凭借良好信用一路“绿灯”,快速准入准营,诚信经营的回报实实在在。该改革案例被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授予第一届海南省信用应用场景观摩会“优秀案例”。与此同时,“信用+冲浪小镇”应用场景也已初步搭建完成,六大主体的评价指标、奖惩措施已编制完成,提供信息展示的微信小程序也已上线,创新探索之旅正式开启。市场主体服务类信用场景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分别是“信用+纳税服务”“信用+审批”“信用+帮办代办”“信用+出店经营”和“信用+放心消费商户”等,届时将依据商家的信用状况,优化对餐饮店、冲浪点、住宿场所等的服务资源配置,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激励力度。“‘信用+冲浪小镇’应用场景的建立,也将进一步推动万宁市冲浪行业的良性发展,助推住宿、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我市经济持续增长。”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到。
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万宁黄先生在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时,给了万宁市“无证明城市”改革一个大大的赞,黄先生讲,“原本需要交申请表、身份证等共6项材料,改革后,身份证、营业执照2项材料都不需要交了,对我们来说,这项改革,真的很便利。”黄先生享受到的改革红利,是万宁市推出“无证明城市”改革中的一个缩影。曾经,繁琐证明、循环证明、“奇葩”证明让群众烦心,也让企业烦恼。对此,万宁市于2023年启动“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2024年正式印发的《万宁市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第一批)》,将涉及10个政府部门,183项免提交证明的事项纳入第一批“无证明”办理范围,通过数据共享、电子证照、信用报告替代等方式,办事企业和个人可不再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材料;探索社会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模式,即万宁市经营主体可通过“信用中国(海南)”网站、海南政务服务网和“海易办”APP等途径,“一键”申请开具打印信用报告,做到仅用“一纸”替代以往的“一摞”行政机关出具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实现“1个信用报告跨N个领域证明”应用场景。充分依托数据归集和共享,逐项实现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截至目前,万宁市已累计归集电子证照287类、40多万条,电子证照合格率99.97%、同步制发率89%、问题反馈处理率100%,电子证照减免办事材料40.5万件,覆盖电子证照用证事项4526项,并在全省率先完成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登记的批复、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书的批复等3类电子批文的同步归集和制发。经验做法作为优秀案例分别被列入海南要情第343期和第349期进行推广。
审管协同,筑改革之基。“审管法信”平台持续发力,持续提升海南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审管法信”平台数据共享,审批办件信息实时、全量同步“审管法信”平台,强化监管事项目录、审管联动子系统等业务互联,截止目前,我市监管事项认领率高达100%,关联监管事项许可事项关联率100%,实施清单编制完成率100%,全市总核查率达到99.98%,该模式获评第一届中国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三等奖。入选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进行全国推广。审批、监管、执法、信用紧密联动,形成高效协同的闭环管理,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数字赋能,高效协同。在数字浪潮奔涌的当下,万宁乘势而上,用数字力量为营商环境“架桥铺路”,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打造便捷办事“高速路”。
精心统筹“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上线国办13类“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试点上线9个企业变更和注销联办“免申即享”事项,归集35个电子印章助力生育服务证等智能快办改革。2024年9月印发《万宁市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实施方案》,服务网络向乡镇全面铺开,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事指南精细编制并录入12345热线知识库,实现服务精准导航。经验做法成功入围第五届(2024)政务服务软实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荣获“制度革新先锋奖”。不仅如此,万宁还积极响应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对接要求,将智慧门牌系统、铁塔视窗等多个系统与“海易办”、海政通平台无缝对接,基层政务APP“各自为政”局面一去不复返,信息流通“任督二脉”全面打通。
服务升级,企业“暖心无忧”。在服务的赛道上,万宁用暖心、贴心、尽心的服务让企业安心扎根、茁壮成长。“万商•会”倾听企业诉求,把困扰项目发展问题“摆上桌”做企业的“清障护航员”。在2024年共召开两次“万商•会”,邀请21家企业参加,收到企业诉求53条,已办结35条。依托海南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实行台账动态管理,组织对涉及政府欠款、土地规划等未办结的问题线索进行梳理,2024年共受理转办件36宗,已办结22宗,总受理229宗,办结200宗,总办结率87.34%,为企业纾难解困。其中破解海南金吉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所购法拍项目过户案列为解决“一类营商环境问题”优秀典型案例,被省政府主要领导特别批示,同时纳入《海南营商环境》第1期专刊在政府系统推介学习。“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化身“体验员”,深入办事一线,对在建抵押和解押、土地继承办理等高频事项“沉浸式”体验,找堵点、破难题。2024年至今共开展走流程活动30次,优化办事流程34项,让办事流程更加顺畅,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攀升。推深做实“综合查一次”改革。在全市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工作,通过对监管领域的事项集中“打包”,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发生,万宁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积极与各行业主管部门会谈指导各单位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和我市地方产业特点,以重点监管对象、高频事项为联结点,围绕群众企业关注热点、行业治理难点、部门监管盲点等丰富细化我市“综合查一次”场景。在场景应用方面,推动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结合“一业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开展加油加气站“综合查一次”、 药品零售企业“综合查一次” 等30个重点监管行业领域场景检查,全市合计综合查一次行为97次,预计减少上门次数60余次,检查减少率61%,助企发现问题300余个。由此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极大程度减轻了企业负担,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创新推出12345首接责任制。明确接诉即办,有效解决推诿扯皮,增加回访、质监、统计分析、分级派单等功能,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民情民意分析,有效解决政府服务和群众需求不对称问题,按时办结率99.01%、按时回访率均在99%以上。
要素保障,为企护航。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深入改革,为项目落地“披荆斩棘”。先后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万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实施细则》,以工改办名义印发的《万宁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条例,保持政策连续性,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物流仓储类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进一步降低了物流仓储类建设项目成本。以南桥农产品冻干项目为例,该项目作为仓储类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后,按工业类项目标准37.5元/㎡执行,较原非工业类征收标准140元/㎡降低73%,企业成本大幅降低,发展活力倍增。
回首2024,万宁营商环境建设局一路奋进,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了营商环境的壮丽篇章。展望2025年,万宁将砥砺前行,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让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枝繁叶茂,吸引更多“金凤凰”栖息,不断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办单位:万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222955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60010 琼公安备469006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