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24年万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42854750-9/2025-00005 分 类:综合政务 发文机关:万宁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2025年04月07日 文 号:无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10日万宁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万宁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万宁调查队
2025年3月
2024年,万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的同时,加快自贸港建设,有效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年经济运行稳进向好,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十五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53.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53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92.77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建筑业增加值50.45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37.71亿元,同比增长2.7%。三次产业结构为34.7:26.3:39。
202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22159人。按地区分,城镇人口221463人,乡村人口400696人。按性别分,男性329919人,女性292240人。
2024年全市常住人口55.83万人。按地区划分,城镇常住人口26.6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9.22万人。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677人,乡村公益性岗位 3509个(其中就业部门开发的岗位是1379个),农村新增劳动力转移5086人。
乡村振兴帮扶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9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支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4380万元,支出进度达100%。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2.53亿元,增长3.6%。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总产量10.98万吨,下降0.2%;水果总产量35.14万吨,增长5.5%;其中菠萝总产量18.4万吨,增长7.1%;蔬菜总产量55.63万吨,增长3.4%;瓜果类总产量16.51万吨,增长12.9%。肉类总产量4.22万吨,下降8.3%。生猪出栏量24.06万头,下降11.5%。水产品产量9.86万吨,增长9.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2.7万千瓦,同比增长1.67%。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51万吨,同比下降1.43%。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21.17万亩,同比增长11.4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42.32亿元,同比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9%。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50.45亿元,同比增长8.2%。本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8个。
四、房地产业
全年全市房地产业增加值38亿元,比上年增长4.5%。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465.15万平方米,下降3.98%,其中新开工面积53.43万平方米,下降20.82%;房屋竣工面积40.71万平方米,增长18.39%。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43.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2%。商品房销售总额62.77亿元,同比增长5.72%。
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13亿元,比上年增长8.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61亿元,下降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1亿元,同比增长1.3%。按经营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3亿元,增长0.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8亿元,增长5.3%。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39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市客运量451万人;旅客周转量10920万人公里;货运量154万吨;货物周转量7865万吨公里。
202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10.2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01%;移动电话用户64.8万户,增长3%;互联网用户(固定+移动)75万户,增长2%。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7部,减少1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40部,增加2部。截至12月底,每万人5G基站数为28个,光纤接入端口占固定互联网接入端口的98%。
七、金融业
全年全市金融业完成增加值11.17亿元,同比增长3.1%。年末金融市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9.63亿元,比年初增长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2.93亿元,比年初增长9.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4.78亿元,比年初增长6.2%,其中,中长期贷款186.49亿元,比年初增长13.5%,短期贷款46.56亿元,比年初增长2.5%。
八、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375个,其中房地产项目77个,非房地产项目298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3%,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5.9%。非房地产投资占比由2023年的55.85%增至60.5%。
九、对外经济
2024年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54.94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32.4%。其中,出口总额152.89亿元,同比增长137.3%;进口总额2.05亿元,同比下降7.8%。
十、财政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3亿元,同口径增长5.9%。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6.65亿元,同口径增长11.7%;非税收入3.88亿元,同口径下降13.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83亿元,同比增长15.2%。
十一、居民收入
全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92元,同比增长4.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91元,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53元,增长6.5%。
十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离退休人员)12.8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54%;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6万人,比上年增长3.07%;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6.04万人,比上年增长3.07%;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53万人,比上年减少0.53 %;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5.02万人,比上年增长3.74%。
全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5万人,比上年增长3.72%。年末全市共有1778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2109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324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十三、教育
全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610人,在校生1319人。普通高中6所,普通初中19所,普通小学80所(公办74所、民办6所);高中阶段招生3579人、在校生10156人,初中阶段招生8005人、在校生22874人,小学阶段招生6146人,在校生43087人。幼儿园104所(公办35所,民办69所),学前教育幼儿15754人(公办8553人,民办7201人)。
十四、医疗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335家,比上年减少30.06%。其中:三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医院4家,未定级医院7家(含7民营医院和0家农场医院),乡镇卫生院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村卫生室111家,民营医疗机构196家(含二级医院2家、未定级医院7家、诊所180家、门诊部7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4家(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健康教育所1家、计划生育服务站1家、九龙湾医院1家、公立门诊部0家、医务室0家等)。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950张,比上年下降23.23%;民营医院共有床位113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190人,比上年增加2.37%,其中:执业医师965人,执业助理医师297人,注册护士1391人,药制人员156人,检验人员127人。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2601例,年发病率为465.91/10万,死亡4例,年死亡率为0.71/10万。
十五、旅游和体育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902.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2%;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2.29亿元,增长14.55%。其中:接待过夜游客486.79万人,增长9.18%,实现过夜旅游收入67.39亿元,增长13.45%;一日游总人数416.08万人,增长5.44%,实现一日游总收入14.91亿元,增长19.98%。
十六、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造林绿化面积736.4公顷。年末全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3.87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5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7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4种。
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为18~125,优良天数359天,占比98.4%。其中,优级天数292天,占比80.0%,良级天数67天,占比18.4%(首要污染物为臭氧、PM10),轻度污染天数6天,占比1.6%(超标污染物均为臭氧)。未出现中度、重度和严重污染的环境空气污染状况。
全市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9个,水质达标率100%。其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个,水质优良率(Ⅰ-Ⅲ类水质类别)为100%,水质达标率100%;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7个,水质优良率(Ⅰ-Ⅲ类水质类别)为100%,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5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2起,死亡2人;渔业船舶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旅游行业事故1起,死亡1人)。消防火灾、工矿商贸、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实现零死亡事故目标。全市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注 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万宁统计年鉴2024》公布的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三次产业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采矿业”中的“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三个大类划到第三产业。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万宁中心支行,居民收入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万宁调查队,货物、旅客运输及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局,邮电通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市电信管理局,科技发展数据来自市科工信局,旅游、文化、体育数据来自市旅文局,进出口、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健委,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社会保险数据来自市社保局,就业数据来自市就业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乡村振兴数据来自市乡村振兴局,自然资源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版权所有©万宁市人民政府网站
主办单位:万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62222955
琼ICP备0500004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60010 琼公安备46900602000128号